海博测评

托普云农农业物联网

农业物联网

互联网+现代农业新模式

行业资讯栏目图

新闻动态

上下泥湾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走上致富路

文章来源:兰州日报 人气:232 发布时间:2018-3-15 15:59:55 S M L

  ꩲ皋兰什川镇四面环山,黄河从中游过,形成一个河谷小盆地,极象太极图形。爬上小坪山鸟瞰,河东岸万亩梨园和西岸数千亩瓜菜基地,犹如太极图“鱼眼”镶嵌在这片沃土上。

𝐆  俗话说,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。河东岸百年梨园已是享誉世界的名片,不少农户更是靠软儿梨等走上致富路,主要包括南庄北庄、上车和长坡四个村,故而这四个村子暂且不提。

꧙  3月13日上午9时,记者沐浴着暖融融的阳光,来到当天蹲点采访的首站——位于河西岸的上下泥湾村,探寻全村脱贫攻坚进展、农户们致富的主导产业,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。

  上泥湾村地处盆地,土壤肥沃,气候湿润,适宜瓜果蔬菜种植,良好的种植环境为发展设施农业、培育优良瓜菜产业得到长足发展。

💝  “以前我们泥湾村也有梨树,后因品种老化就改种菜了。”在上泥湾村委会门口,村党总支书记魏永军得知记者来意后,直奔主题讲述了发展设施农业的经历。魏永军说,上泥湾村有7个社,农户830户3095人,共有耕地3826亩,其中水地2744亩。耕地未调整前,人均七八分地,如果改良树种用时较长,从栽到盛果期需好几年,对于人多地少的村民来说,根本等不及也等不起。于是大家开始自己摸索,在小拱棚里种设施瓜菜。

🐼  “自从种了瓜菜后,大家尝到了甜头,收入高了起来。”魏永军说,特别是精准扶贫攻坚以来,连片种植建起了高架大棚,大量种植龙豆、陇椒、黑龙长茄、西甜瓜等品种,全村设施农业达到1350亩,极大地提高全村农民收入,加上劳务输转、运输业等收入,如2016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751元,2017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.09万元。

💎  随后,魏永军带记者来到田间地头,走进该村设施农业瓜菜大棚,目睹了长势良好的各类蔬菜。绿旺科技服务专业合作社技术指导员刘新芳,在大棚内边细心指导农民栽种打理瓜菜边说:“以前由于农户单打独斗,种瓜菜一年收不了几茬。近几年推广“双杆四膜”种植技术以来,每年种植叶类菜可达8茬,农户户均收入6万元以上。”刘新芳说,仅2017年,合作社新建“双杆四膜”高架大棚70座,年营业收入达365万元。

𓆉  提起农民专业合作社,魏永军高兴地介绍说,目前该村有农民专业合作社6个,其中皋兰丰苗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合作社,运营良好,并充分发挥丰苗、绿旺等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,为全村191户贫困户提供技术指导、免费育苗、订单销售等方面的帮助,切实解决了贫困户技术凭经验、销售渠道少等问题,增加了群众收入。

ℱ  “上泥湾和下泥湾以前就是一个村,所以没有明显的村与村的分界线。”记者在走出上泥湾村几家农户蔬菜大棚透了口气,询问陪同记者采访的什川镇农技中心主任陈辅斌:“到下泥湾村怎么走,距离这里远不远?”陈辅斌说,转个身走几步就到了,马路对面就是下泥湾。

♍  在记者准备探访下泥湾农户蔬菜大棚时,遇到了该村爱钻研新科技的农民魏公军。魏公军在五年前,就带领村民创办下泥湾首个农村合作社,流转土地、建设大棚、增加品种,几年下来,光种菜的大棚就有100座,社员达到156户。其中80个按照500元/棚租给社员经营,种植甜瓜、茄子、西红柿、辣椒和叶菜。旺季时仅下泥湾这一个村,每天有千吨蔬菜销往兰州。

🌃  “种菜要操心,卖菜更劳心,不过今年不错。2018年1月初至3月上旬,合作社已接到订单9000个。”魏公军说,近两年来,合作社探索实施线上线下和订单式的销售模式,让种在大棚的蔬菜在播种时就已经有了“下家”。陈辅斌笑着说,这解决了农民最大的后顾之忧。

🌠  随后记者接连在农户杨林萍、魏万鹏、魏群等种瓜菜的大棚里看到,平整的土地长势喜人的菠菜、油麦菜和生菜等部分已采摘。“每斤0.5元,还要洗好,除掉黄叶、烂叶子等。”魏群告诉记者,当天已卖了百余斤菠菜,不过目前的地头价不是很好,希望过段日子价格能涨起来。而杨林萍则说,过年时价格还行,叶菜在1到2元间。

🏅  记者从什川镇政府获悉,自从实施精准扶贫以来,该镇为农户免费培训蔬菜栽培、病虫害防治等种植和杀虫技能,给部分农户发放地膜和建棚补贴,助推农户建起双杆四膜钢骨架大棚,产能从普通大棚一年种2茬提至8茬。目前,河西岸三个村2000多农户共建有9000座大棚,一个棚每年收入2万元,每户年均收入6万元。村民不用再外出打工,在自家农田就能致富。


在线留言
服务热线
全国咨询服务热线
微信客服
关注我们

扫一扫
联系微信客服

返回顶部